学院网址:http://www5.zzu.edu.cn/gjxy/
联系电话:0371-67761233
(一)学院简介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是专门负责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和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院。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2013年1月更名为“国际学院”。学院现分布于两个校园: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南校园和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北校园。
学院秉持“求是担当”的校训和“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风,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原历史文化,依托郑州大学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坚持“博采众长、提升内涵、凝练特色、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与世界20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蒙纳士大学、波兰罗兹大学、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等院校合作举办8个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另有6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校生近5000人,涵盖了经济学、法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形成各专业均衡发展、人文理工相互融通互补、教育文化交流共享共建的育人氛围。学院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占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方教师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均占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吸收和深度融合,既为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辐射源”,也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搭建了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主阵地”和“示范点”。
学院紧紧围绕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总目标,加大与世界名校合作办学的引进力度,力推合作办学上层次、上水平、上台阶。2023年经教育部批准,依托我院国际化办学平台,郑州大学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进一步深化合作,在我院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本科教育项目升级为“4+0双证”项目,即学生不出国门,达到双方院校毕业要求可同时颁发中外双方证书。2023年,学院积极申报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郑州大学惠灵顿学院,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机构开设建筑学、风景园林、工业设计专业,实行“4+0”(建筑学专业为“5+0”)本科学历教育,颁发中外双方学历、学位证书,实现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突破。此外,学院加大国外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合作,在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最新签订的项目协议中再一次实现了合作升级,音乐表演本科专业未来将以“3+2”培养模式运行,完成全部学业后颁发硕士文凭。切实将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推动本硕协同发展,以改革驱动创新发展和内涵提升,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未来,国际学院将集中精力抓内涵、强弱项、补短板、扬优势,凝练办学特色,建设国际校区,发挥国际化办学对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人文交流的辐射效应。
学院负责管理河南省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中心、郑州大学跨境教育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了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利用中心平台组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科学研究。学院还承担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设立的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中心、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中心以及郑州大学出国留学培训中心。为促进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服务保障。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中“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发挥学院面向国际的主体办学地位,推动学院改革发展,推进研究型学院建设,创建与世界一流大学同向发力、同步共进的高水平学院,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设立、建设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服务中部地区崛起和开放强省战略,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满足广大考生享受国外优质教育的愿望,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有实践创新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竞争优势的全面发展的一流国际化人才。
(二)办学特色
为完善和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学校部省合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学院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管理模式、教学资源、质量标准、保障体系等方面与合作院校有效衔接,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到中外协同创新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从单方面课程引进到中外融合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形成了全方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先进办学理念的培养机制和办学特色,做到中外融合、课程互通、学分互认、双向交流。通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系统思维能力;通过强化外语教学和听说读写译沉浸式训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通过重视理论与实践环节的交融渗透和开设校企合作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实施严格的学业预警和过程淘汰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内在动力。
(三)师资力量
学院在全校教师中选拔聘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形成了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23年度,学院授课的中方教师共计292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171人,讲师78人。同时,学院面向全球招聘了具有留学背景的高学历海归人员担任双语课教师;并积极与合作院校联系,加大外籍教师的选聘力度,扩大海外教师的比例。2023年度,学院共聘用专业外籍教师26人,共授课42门次,聘用外籍语言教师3人。
(四)学生培养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水平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掌握办学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争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完善了治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信息员队伍,构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包括学业评估指导体系、海外学习支持体系、技能竞赛激励体系、心理健康援助体系、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创业实习帮扶体系等。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院,以创新求发展,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高端国际化人才为根本宗旨和办学目标,构建了学业导师、思政导师、实践导师、朋辈导师、生活导师“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打造温馨便捷的生活学习服务体系、以学业发展为导向的学业辅导体系、以个性发展为导向的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体系、以社会责任感培养为导向的学生自我管理服务体系。
(五)办学成果
学院注重服务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强化课堂教学纪律,实施科学有效的学生学习管理。随着办学质量和层次的不断提升、合作办学优势的日益彰显和人才培养美誉度的稳步提高,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2015年起,学院各专业全部实现一本招生,生源质量持续攀升,2018年,在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合作办学”单项排名中郑州大学位列全国第二。
学院2023年招生录取成绩喜人,生源质量迈上新台阶。其中河南省内文史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590分,高出一本线43分,录取位次6469。河南省内理工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581分,高出一本线67分,录取位次35636。在省外普通高招录取中,四川省理科超过一本线84分(位次20274),重庆市理科超过本科线157分(位次15839),河北省理科超过本科线159分(位次16136),天津市超过一本线144分(位次9047)。学院2023年音乐表演(声乐)录取最低分为109分,文化课最低388分,音乐表演(器乐)录取最低分为112分,文化课最低437分。
学院2023届毕业人数2069人,升学708人,升学率34.22%。考取国内外研究生708名,其中港澳台及海外138人(6.67%),国内名校570人(27.55%)。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0.81%。其中,学院2023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升学率高达75.6%,考取“双一流”及以上高校达91%。
为促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彰显学院办学特色,拓展学生出国交流平台,开阔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需求,学院每年寒假、暑假期间定期组织开展系列海外交流访学项目。2023年,学院分别与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名企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寒暑假期间组织82名学生到国外或港澳参访学习。在短期国际交流项目开展的基础上,每年3月与9月学院向学校申请“双千计划”项目。本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在校期间赴海外访学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23年陆续开展了联合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英国剑桥领航计划、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西兰寒假(暑期)研学等项目,组织58名学生到国外或港澳参访学习。
学院不仅重视文化知识的育人功能,更注重促进学生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综合性全面发展。2023年度,学院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多个学科竞赛中斩获个人及团体国家级奖项99项、省级奖项179项,发表EI及SCI论文7篇。其中,由我院师生参与完成的《基于图像处理和超声阵列反馈技术的电子导盲犬—HaChi》项目斩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类项目国家级银奖。同时,学院自主举办或承办了包括院级辩论赛、演讲比赛、挑战杯、编程大赛等在内的多项学术创新交流活动,为学院学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学术创新氛围。
学院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学院学科丰富的优势进行跨学科组队,并与“挑战杯”项目结合,创新实践方式,切实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最终目的。寒暑假组建实践团队近百支,参与学生近千人,广泛被中国青年网、今日大学生等国家级外宣平台报道。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征集活动中,学院“香茗传世,益泽山乡”团队以及“践行者”实践团队荣获国家级奖项,学院也连年获得郑州大学寒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