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设置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2021年度,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我院的本科专业全部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序列。

经高考统招,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在1-2学期共同进修中国语言文学大类课程,第3-8学期按照专业进行培养。从第3学期开始专业分流,古文字专班学生第三学期分出,第四学期学生自主选择进入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

专业分流办法:

1.专业分流遵循“自主申请、遵循志愿、成绩优先”的原则,学生自主选择报名,每名学生可以填报一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确定后不得更改,学生按照教务系统学生课程成绩平均绩点排序。

2.每个专业设定分流最高人数限额(具体人数根据当年学生实际人数确定),名额一经选满不再接收学生。剩余学生,接受学院统一分配。

3.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拔尖专班从全体学生中选拔,专班人数为20人。选拔采用学生志愿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德行、专业素养和博雅通识并重的教育模式,力求使学生扎实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拥有自觉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敏锐的批判思维,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全面了解。培养其成为品格高尚、综合素质过硬、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者、研究者和推广者;以及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管理、创作、文秘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汉语言文字和汉语国际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接受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等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能够对语言和文艺现象做出严谨和深入的分析。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业务实践能力。有以下具体培养要求:

1. 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以及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 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文秘、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趋势。

3.拥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文学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史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 ~ 6 年,前三学期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专业分流,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63学分(其中通识课34学分,基础课46学分,专业课61学分,综合实践22分),方准毕业。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特专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背景下的古文字学拔尖学生培养是以国家“重视古文字等冷门学科研究”政策精神为指导,服务国家文化复兴需求,响应并对接教育部开展的“强基计划”,为发挥传承汉字文明、传播汉字文化、提升汉字素养、研究汉字学术、集聚汉字资源、培养汉字学人才的综合效益而实施的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项目,主要为国家的文化传承事业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型古文字学拔尖人才,造就具有家国情怀、专业志向与世界眼光的中华文明研究者、传播者和引领者。

二、培养要求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的课程体系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学校层面的通识课,二是专业层面的必修课,三是专门为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拔尖学生开设的专业特色课,四是选修课。专业特色课包括文字学基础理论、古文字材料选读、古文字专题研究以及相关的历史考古和计算机技术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抓“新文科”建设,注重文史哲融合和现代科技手段及数字化、智能化的融通,构建教学科研融合的新形式。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业务实践能力。有以下具体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以及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古文字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历史、考古、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趋势。

3.拥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能力。

4.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5.具有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三、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四、主干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古文字字形入门、古文字学概论、甲骨学通论、商周金文通论、战国文字通论、信息时代的古文字学、中国考古学概论、

五、学制、修业年限、(分流学期)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 ~ 6 年,第一学年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培养,第二学年开始专业分流,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68学分,其中通识课31分,公共基础课12分,专业必修课82分(实践类占21分)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习(游学)、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