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设置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2021年度,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我院的本科专业全部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序列。

经高考统招,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在1-2学期共同进修中国语言文学大类课程,第3-8学期按照专业进行培养。从第3学期开始专业分流,古文字专班学生第三学期分出,第四学期学生自主选择进入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

专业分流办法:

1.专业分流遵循“自主申请、遵循志愿、成绩优先”的原则,学生自主选择报名,每名学生可以填报一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确定后不得更改,学生按照教务系统学生课程成绩平均绩点排序。

2.每个专业设定分流最高人数限额(具体人数根据当年学生实际人数确定),名额一经选满不再接收学生。剩余学生,接受学院统一分配。

3.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拔尖专班从全体学生中选拔,专班人数为20人。选拔采用学生志愿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德行、专业素养和博雅通识并重的教育模式,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了解我国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外交能力,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品格优良,综合素质过硬,适应能力强,并富于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以及能胜任需要双语人才的各项涉外工作,能够在文化宣传、管理、教学、研究、文秘、创作等有关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也能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行双语教学,要求毕业生具有熟练运用外语和母语(普通话)进行交流的能力,并具备较为全面的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应该掌握较为广泛的中外文化、历史知识等,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

2.了解我国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外交能力,掌握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加强实践训练,能进行课堂教学。

3.英语水平达到公共外语六级以上,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至少学习一门第二外语。

4.汉语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5.了解我国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6.获得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教师资格证书。

三、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外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文字学,方言学;

五、学制、修业年限、(分流学期)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前三学期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专业分流,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学分160学分(其中通识课34学分,基础课48学分,专业课56学分,综合实践22分)方准毕业。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