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类院系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
-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水利与交通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 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密码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
人文类院系
-
- 商学院 经济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工商管理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社会工作 国际政治
- 法学院 法学
-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 新闻学 网络与新媒体
-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日语 德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教育学院 教育学
- 哲学学院 哲学
- 历史学院 历史学 世界史
-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体育学院(校本部)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运动训练
- 河南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声乐) 音乐学 舞蹈学 舞蹈表演(艺术舞蹈) 舞蹈表演(国标舞) 音乐表演(器乐) 舞蹈表演(流行舞)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美术学院 绘画(国画)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绘画(油画)
- 书法学院 书法学
-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考古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
- 河南医学院
- 综合院系中心
学院网址:http://www5.zzu.edu.cn/lifesci/index.htm
联系电话:0371-67783235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始建于2001年3月的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2013年5月更名为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称“学院”下同)。
学院教职工总数149人,在编教职工137人,其中博士后和助理研究员10人,专任教师114人。教师队伍中教授(研究员)2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3人;博士生导师2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李蓬是生物学学科特聘首席教授。学院师资队伍中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军委科技委主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获得者、国家优青、中原英才领军人才、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
学院设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3个系,包括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植物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建有综合实验中心,包括河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SPF实验动物中心和科研实验中心。设置有“天健培英班”,建立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拔尖学生联合培养模式。根据学科特色成立5个研究所。
学院具有生物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普通高中学生发展基地与实践基地。在校本科生716人,硕士研究生670人,博士研究生93人,留学生20人。
学院拥有河南省功能生物大分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免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蛋白质与肽类药物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再生医学与神经功能修复国际联合实验室、干细胞医学研究与转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郑州市生物资源开发应用与新药创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及5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以及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的野外监测平台-河南省伏牛山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同时融入河南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和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及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建设发展。
近五年,获批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重大专项课题、面上项目、青年基金、联合基金培育项目等;及多项省部级项目。纵向总经费为9915万元,横向项目总经费2500万元。发表SCI论文448篇;获批美国、日本及中国专利共计104项;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银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治疗肝纤维化创新药物ADN-9”项目专利技术转让与研究开发费用总额达5000万元,实现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突破。
近3年,学院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青春”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7项、省级奖项3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