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网址:https://www5.zzu.edu.cn/tmgc/index.htm
联系电话:(0371)67781680
学院微信公众号: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学科由孙国良教授等老一辈专家为奠基人,始建于1958年原郑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2000年随着三校合并由原郑州大学建筑工程系和原郑州工业大学土建学院合并组成现在的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交通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设有四系六所一中心的学术组织框架,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交通运输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多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广泛领域,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27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2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20人左右。此外,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创新,从2024年开始设置“国梁精英班”和本硕连读“国梁”建制班,以新型组合结构为培养特色,配备顶尖的导师团队,强化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办学模式。学院于2017年开始招收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并于2022年入选郑州大学首批“国际化特色学院”,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约30人、硕士研究生约20人、博士研究生约10人。本科生毕业率稳定在95%以上,研究生录取率45%左右,有35%左右保研或考研至985高校。
在科研创新方面,学院设有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获批“新型建材与结构”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城市地下工程排涝减灾及修复加固”、“功能自恢复结构体系及智能减灾”、“新型城镇绿色建筑材料与结构”、“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了土木工程新材料与结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力学、韧性城市与工程防灾、桥梁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人工环境监测与控制等5个主要研究方向,在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城市岩土与地下工程等方向上,具有显著特色与区域优势。近年来,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三等奖共14项。学院每年承担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逐年增长,2024年科研经费到款近4000万,已形成研究教学型学院发展格局。
此外,学院高度重视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战略,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工程项目,提供规划、设计、监理、质量检测等咨询和服务。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设立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国梁班人才培养亮点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虽然近年来土木工程市场需求有所增长,但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饱和,建筑行业亟需创新,培养下一代创新型专业人才。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国家对数字化住建等新技术的要求,土木工程有关智能化施工和绿色建筑等新技术迅猛兴起,以寻求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土木工程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郑州大学作为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必须及时适应这种变化。
河南正在积极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这亟需高层专业人才的支撑;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河南对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也日益旺盛。涵盖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企业和单位,纷纷提出了对紧缺人才的需求。这些领域的人才将助力河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针对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设立“国梁”实验班以培养具有全面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卓越人才。
1.特色班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需求: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加
速,土木工程行业在国际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土木工
程企业积极参与海外项目,推动了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逐渐国际化,
使毕业生不仅可以在国内找到就业机会,还可以考虑海外工作或参与国际项目,这要求毕业
生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特色班对接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需求: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BIM、智能建筑、绿色技术等新技术的兴起,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作流程和要求正在发生转变,这要
求毕业生具备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3.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一流专业技术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
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
4.培养具备低碳环保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是行业必然趋势,它关注
工程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因此,节能低碳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中考虑环境
影响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5.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卓越工程师:调整优化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
教学模式,培养服务于国家基本建设的卓越工程师,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知识变更和技术革新。包括:智能化转型、贯通式培养模式、思政教育融合等;使教学模式从重理论向重理论、重实践能力、重素质的方向转变,以适应社会对土木工程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
6.培养具有行业领域特色创新领军人才: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和技术革新,行业发展对
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日渐紧迫。“国梁”实验班将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特色,实施导师制、小班化教学、强调实践、全员保研(计划单列)、本硕衔接(贯通式培养模式),并保证专用物理空间和专有奖学金。贯通式培养模式是一种注重连贯性、高效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国梁”实验班培养的人才正是针对当下市场变化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特别是新技术应用、国际化视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