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网址:http://www7.zzu.edu.cn/sthj/

联系电话:0371-67730266

一、学院概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促进以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创新型学科体系的构建,郑州大学于2019年8月整合原有相关专业和学科成立了生态与环境学院。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80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18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0人。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郑州市高层次人才3人,宝钢奖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3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人。

(一)本科教育:学院现有两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的大学本科教育已有35年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86年在原郑州工学院(2000年合并为郑州大学)设立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02年增设“环境科学”本科专业。2020年始,上述2个本科专业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

(二)研究生教育: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2000年获批的“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工学硕士学位点(学术型)。目前,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硕士点(学术型)、“资源与环境”工程硕士点(专业型)。

(三)国际合作及留学生教育:学院不断推动并强化国际化教育、科技交流,学科已经招收开展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层次)教育,并与法国利摩日大学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

(四)学科与科研:学院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2008、2012和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连续被批准为河南省第七批、第八批和第九批一级重点学科。本学科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和环境修复理论与技术四个学科方向。近3年来,学院相关研究团队承担科研项目80余项,累计到款经费逾1亿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源基金会国际合作项目、环保部公益项目、水利部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及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文章数百篇,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充足的经费支持。

学院积极与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包括河南城发集团、北控水务集团、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同时,学院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本科生教学实习和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基地。

国家科技进步奖、环保部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颁奖现场

二、学院办学思路及目标

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科技和产业需求为使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主动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创新理论、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生态与环境领域融合发展的新兴特色学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生态环境及相关领域科研开发、行业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推进世界一流学科、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为郑州大学“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夯实基础,为国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三、学院特色

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坚持“研究型学院”的发展定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中心,多层次人才培养并行,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道路。学院组织机构为4-4-7制(即4会、4办和7所),4会为学院各方面的民主评价监督机构;4办为学院负责行政、教学、学生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的机构;7所为学院负责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科研职能的机构。

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

学院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依托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研究院7个研究所(中心)的科研平台培养学生(本/硕比接近1:1),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上开展有关水污染控制理论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以及大气污染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从微观上研究城市给水安全保障措施、给水及排水工程、水污染防治技术及微污染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等。

(一)水和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所

组织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源排放管控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研发、污水资源化利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保护、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环境保护等。

(二)大气环境研究所

围绕当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组织开展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和机理研究,进行污染溯源、模式模拟、预报预警、减排政策与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并开展能源与环境影响、以及健康风险评估。

(三)土壤生态环境研究所

组织开展不同工农业引起的污染土壤特征调查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工作,包括非健康农田的治理与修复、健康土壤微生物调控技术、矿区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地下水修复与治理等。

(四)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理研究所

组织开展大宗工农业有机、无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及配套环保研究。重点研究:有机废弃物如药业糟渣、有机污泥、厨余垃圾、病死畜禽,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制有机肥等资源化技术;无机固废如工业废渣/矿渣/污泥等开发园林基质、山体/矿山修复基质、土壤改良与调理剂等资源化技术;工农业恶臭/异味废气/尾气净化处理技术。

(五)环境管理与修复研究所

针对在特定区域的污染现状,研究环境规划及影响评价的基础理论,开展清洁生产和生态文明的咨询研究,提出污染控制策略和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六)地热与生态地质研究中心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期地质工作要求,进行地质环境调查、资源探察和生态环境研究,做好黄河流域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做好矿产资源,特别是重要矿产的探测和储备工作。

(七)中德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聚焦碳中和与绿色循环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聚焦:能源供给再生化、地下空间能源化、能源产储运用耦合化、减碳增氢产业化、能源利用数智化等,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创新服务。

四、学术带头人情况介绍

(一)学术带头人——刘嘉麒

刘嘉麒,男,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对中国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南、北极等地区进行过广泛地质环境调查,建立了渭南黄土剖面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参与了新疆和东北的资源探察和生态环境研究以及南、北极的科学考察,探讨了南极火山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在火山地质与第四纪环境地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学术带头人——买文宁

买文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和环境生物理论与技术相关研究。设计建设20多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和厅局级科学技术成果16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自2017年起,学术团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人次,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人次,获得国家重点专项子课题项目1人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1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人次。


(三)学术带头人——张瑞芹    

张瑞芹,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筑波大学环境科学博士。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州市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环境化学与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大气环境与能源影响研究和生物质能源利用研究,包括灰霾形成机制、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节能减碳和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等。负责并完成二十余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环保部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节能减碳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省市重大攻关项目等。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专利6项,著书1部,发表科学论文100余篇。


五、本科生招生政策

2020年始,本科生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大类招生,每年拟招生人数120人,一、二年级进行大类培养,三年级进行专业分流,分别进入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进行专业培养。

六、招生咨询电话

联系人:雷老师17803889817;王老师17803889815

电话:0371-67730266

邮箱:sthjbk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