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类院系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
-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水利与交通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 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密码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
人文类院系
-
- 商学院 经济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工商管理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社会工作 国际政治
- 法学院 法学
-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 新闻学 网络与新媒体
-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日语 德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教育学院 教育学
- 哲学学院 哲学
- 历史学院 历史学 世界史
-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体育学院(校本部)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运动训练
- 河南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声乐) 音乐学 舞蹈学 舞蹈表演(艺术舞蹈) 舞蹈表演(国标舞) 音乐表演(器乐) 舞蹈表演(流行舞)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美术学院 绘画(国画)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绘画(油画)
- 书法学院 书法学
-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考古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
- 河南医学院
- 综合院系中心
1.专业介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科。在国民经济中,水文与水资源是农业、工业、能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价中位列第一,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大学评价》中,2022年本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七,2023年本专业排名第八。师资力量雄厚,是全国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有专职教师4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人才培养质量高,专业已累计毕业本科生900余名,为国家、水利系统,尤其是河南省培养了大批工程界、科技界、管理界和教育界的高素质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健全人格和国际视野,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水利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创新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水利及相关领域从事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预期获得职业工程师资格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够在工作团队中作为核心成员或领导者有效地发挥作用,为国内外水利及相关事业服务。
3.专业特色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备强劲的综合实力。
●区位特色:借助河南地处黄河、长江、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区位优势,围绕流域的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洪水调度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结合河南省的水安全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科研与实践并重: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水利科研项目,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流域水资源管理、洪水预报与调度等,注重科研成果的工程应用。
●多学科交叉融合:结合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发展智慧水文与水资源管理方向,提高研究的精准性和前瞻性。
4.核心课程
水文学原理、水文测验、地下水水文学、水资源学、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
5.升学就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战略的部署,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明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方向,包括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可以从事与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有关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工作。
近年来研究生升学率维持在50%左右,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年薪平均在2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