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目标

郑州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健全人格和国际视野,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创新人才。毕业后能在水运(港口、航道、近海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地铁、铁路、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等相关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2、专业特色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始于2008年,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2018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排名第7、在2023年的全国软科排名中位列第8位(108所单位参与排名),等级为A;在2023、2024年河南省学科评估中均位列第1位,领先优势明显,学科基础扎实。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立足中原,服务全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交通运输领域人才,行业影响力逐渐提增,为国家、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是河南省培养了大批工程界、科技界、管理界和教育界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师资雄厚,名师云集,现有在编教师47人,其中博士学位44人,教授18名,副教授18名。师资队伍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级特聘教授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教学名师、青年杰出人才带头的教学科研团队,师资队伍职称组成合理,年龄结构优良,且在交通运输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高学历毕业院校大多来自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11”“985”重点院校,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

3、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现代道路检测与维修技术等。

4、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按照水利类招生,按照“1.5年水利类+2.5年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模式培养。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5、升学及就业

基于交通运输、道路与铁道工程、工程安全与防护等系列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本专业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研究生升学率维持在60%左右;本科生就业率及对口率近95%,就业单位以国、央大型企业为主,且选调生和公务员录取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在工作团队中作为核心成员或领导者有效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