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类院系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
-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水利与交通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 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
-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密码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
人文类院系
-
- 商学院 经济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工商管理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社会工作 国际政治
- 法学院 法学
-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 新闻学 网络与新媒体
-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日语 德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教育学院 教育学
- 哲学学院 哲学
- 历史学院 历史学 世界史
-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体育学院(校本部)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运动训练
- 河南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声乐) 音乐学 舞蹈学 舞蹈表演(艺术舞蹈) 舞蹈表演(国标舞) 音乐表演(器乐) 舞蹈表演(流行舞)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美术学院 绘画(国画)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绘画(油画)
- 书法学院 书法学
- 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 考古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
- 河南医学院
- 综合院系中心
1、培养目标
郑州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健全人格和国际视野,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创新人才。毕业后能在水运(港口、航道、近海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地铁、铁路、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等相关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2、专业特色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始于2008年,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2018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排名第7、在2023年的全国软科排名中位列第8位(108所单位参与排名),等级为A;在2023、2024年河南省学科评估中均位列第1位,领先优势明显,学科基础扎实。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立足中原,服务全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交通运输领域人才,行业影响力逐渐提增,为国家、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是河南省培养了大批工程界、科技界、管理界和教育界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师资雄厚,名师云集,现有在编教师47人,其中博士学位44人,教授18名,副教授18名。师资队伍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级特聘教授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教学名师、青年杰出人才带头的教学科研团队,师资队伍职称组成合理,年龄结构优良,且在交通运输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高学历毕业院校大多来自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11”“985”重点院校,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
3、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现代道路检测与维修技术等。
4、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按照水利类招生,按照“1.5年水利类+2.5年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模式培养。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5、升学及就业
基于交通运输、道路与铁道工程、工程安全与防护等系列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本专业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研究生升学率维持在60%左右;本科生就业率及对口率近95%,就业单位以国、央大型企业为主,且选调生和公务员录取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在工作团队中作为核心成员或领导者有效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