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介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是一门既古老又新颖的专业,它横跨了建筑、环境、能源等多个学科领域。致力于解决民用、工业、医疗、卫生、交通、航天等广泛领域中人工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微生物、舒适性以及气流组织等核心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设备安装以及运行维护与管理等手段,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够创造出高效、舒适且健康的室内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此同时,该专业还依托清洁、节能、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运用自动控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围绕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立足德智体美劳核心素养,培养富有深厚中原人文底蕴,获得注册工程师良好训练,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具备专业领域扎实基础理论、较宽厚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能胜任建筑环境、能源系统、高效低碳与智能化等工程设施的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管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5年后,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能够展现良好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拥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经验,熟习专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

目标2: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民用与工业建筑等人工环境的特性研究与系统设计、运行管理和设备研发工作,善于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富有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具备跨学科、跨职能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并成长为专业领域技术和/或管理上的中坚力量。

目标4:熟悉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前沿与发展趋势,适应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并坚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3.专业特色

近年来专业建设成果突出,于2020年通过住建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同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郑州市低碳建造与智慧运维重点实验室,2023年获批成立河南省零碳建筑特色行业学院、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4年获批河南省智慧人工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紧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开展多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群建设,落实新工科新形态教材建设等多项科学育人基础工作。建成线上精品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门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河南省新工科新形态教材立项5项。依托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突出成果导向,围绕一流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与竞赛创业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不断深化“以竟促教、竟教结合”育人理念,连续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面指导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生学科竞赛作品创作与理念展示,已获得“人环奖”一等奖、“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特等奖、“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学科领域重要奖项的最高荣誉实现人才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践行“3060”目标中国路径,聚焦人工环境低碳质量营造与智能控制,依托“河南省智慧人工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及“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既有和更新型人工环境空间,以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智能协同与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为特色,开展新能源与被动式低碳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人体热舒适调控机理、人工智能系统运维与高效设备研发等方面的研究。

4.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等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运维、管理和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课程设计、实验技术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设计、研究开发、施工、运维和管理等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核心课程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电工学、流体输配管网、自动控制原理和暖通空调等。

6.升学就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国建筑、供热、空调和制冷等多个行业,一次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质量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认可。本专业毕业生的传统就业方向为建设单位、市政工程、设备安装企业、咨询公司、房地产企业、设计院、楼宇智能化工程公司、绿色建筑或室内环境评价监测机构、政府建设行业管理部门等。随着近些年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的转型,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特点与素质能力,毕业生还可以在数据中心、新能源、洁净领域、双碳/绿建类、热设计/热管理等相关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