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Name}

临床医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1958年河南医学院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7月与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专业培养体系完备,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阶段。同时,临床医学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ESI全球前1‰学科。截至2025年1月,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0.536‰,全球排名355名。近5年来,已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826项,省部级2728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37项,其中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在主校区、医学院校区为临床医学专业办学配备了良好的物理空间和教学设施,航空港新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建设有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和临床技能中心三大实验教学平台。拥有转化医学中心、实验动物模型中心、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和平台,其中代谢紊乱与食管癌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细胞与基因治疗、癌症化学预防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国家级科研平台。学校有医学图书馆12150平方米,馆藏图书20多万册,图书管理手段先进,信息化程度高。

河南医学院拥有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为骨干的教学、医疗、科研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人才队伍。队伍中有院士2人、特聘院士19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青8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中原学者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8人。

临床医学专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1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银奖1次。同时,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与创新训练项目。每年有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得到国家和学校支持,近5年来,共获得国家级项目180项,省级161项,校级1220项。临床执业医师资格总通过率稳定持续增长。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均保持在90%以上,最高达到96%。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三级医院,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该专业的考研率也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达到70%以上。

国际办学特色鲜明。近年来多批次选派医学本科学生赴美国短期访问学习。分别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挪威、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医学院、医院等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近5年来共有150多名教师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加拿大约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研修。现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海外留学生500余人。

九十多年来,培养了以“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胡佩兰教授、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全国“十大最美医生”张效房教授、中国科学院阎锡蕴院士等为代表的4万余名优秀医学人才,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州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作为临床医学培养依托单位,具有完备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雄厚的教学师资队伍和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保障。学院秉承“让每个学生更优秀”的人才培养“质保理念”,着眼拔尖创新培养导向,建立了本科教育基金,对学生基本生活补贴保障,并在国家、学校奖学金体系基础上,设立了学院的奖学金、创新基金,激励每个学生更加优秀。

展望未来,我们将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依托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国内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临床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